从全职工作到月入2万:一个“副业+”模式的真实样本,给普通人的稳妥创业指南

​标题:从全职工作到月入2万:一个“副业+”模式的真实样本,给普通人的稳妥创业指南​

当大多数人都在鼓吹“裸辞创业”时,一个意大利的独立开发者却走了一条更稳妥、更可持续的路子。Mattia Righetti的故事可能没有年入百万的暴富传奇,但却更真实、更具参考价值。他经历了从全职工作 -> 自由职业 -> 全职创业 -> 再回到全职工作+经营副业项目的完整循环。如今,他的副业项目​​BlackTwist​​,一个为Threads平台创作者设计的分析管理工具,稳定地为他带来​​每月2000美元(约合1.5万元人民币)​​ 的额外收入。这种“主业保生存,副业谋发展”的“副业+”模式,或许才是更适合普通人的创业起点。他是如何做到的?这种模式有哪些优势和挑战?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解读。​​第一部分:商业模式揭秘——BlackTwist提供了什么?​

  1. ​核心产品与服务:​
    • ​产品是什么?​​ BlackTwist 是一个帮助创作者​​管理和分析Threads账号的SaaS工具​​。Threads是Meta公司推出的一个文字社交平台。
    • ​具体功能可能包括:​​ 发布排程、性能分析(如哪些帖子表现好)、受众洞察等,以弥补Meta官方分析工具的不足。
  2. ​解决了什么问题:​
    • ​核心痛点:​​ Mattia自己作为用户,发现Threads的创作者们像是在“摸黑飞行”。官方数据分析功能不完善,创作者无法有效了解内容表现,难以实现增长。BlackTwist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的问题。
  3. ​收费模式与变现成果:​
    • ​收费模式:​​ 典型的SaaS订阅制,推测根据可管理的账号数量、分析深度等设置不同等级的月费或年费。
    • ​变现成果:​​ 项目启动约一年后,达到 ​​2000美元月经常性收入​​。

​第二部分:深度项目拆解——钱、人、工具与时间​​​​1. 商业案例详述:Mattia Righetti的创业之路​

  • ​人物背景:​​ Mattia是意大利的独立创造者,有IT背景,曾担任过平面设计师和自由职业营销人员。
  • ​创业历程:​
    • ​早期探索:​​ 他先尝试了与Twitter相关的信息产品,通过Gumroad销售,赚了约2500美元,但3个月后因精力耗尽而停止。
    • ​后续尝试:​​ 之后他尝试了新闻简报和一个人工智能工具,但后者最终被关闭(总计收入约1000美元)。
    • ​BlackTwist的诞生(2024年):​​ 这次,他回归到经典的创业法则——​​解决自身的痛点​​。他和他的联合创始人发现Threads创作者缺乏好用的分析工具,于是决定自己打造一个。
  • ​关键转折点(模式创新):​​ 在投入积蓄开发产品期间,他获得了一份产品经理的全职工作机会。他做出了一个反直觉但极其明智的决定:​​接受这份工作​​。这使得他摆脱了经济压力,可以更从容地发展副业。结果出乎意料:​​在没有经济压力后,BlackTwist的收入反而翻了一番。​

​2. 项目基本要素推演分析​

  • ​金钱投入成本(推演):​
    • ​极低的启动成本:​​ 作为SaaS工具,主要是服务器、域名、API接口成本(调用Meta的API可能产生费用)等。初期每月成本可控制在​​100美元​​以内。
    • ​验证阶段实现收入:​​ 通过预售(Pre-sale)获得了初始资金,极大地降低了现金流压力和个人风险。
  • ​人员投入(事实结合推演):​
    • ​核心团队:​​ Mattia和一位联合创始人。两人很可能以兼职方式投入。
    • ​工作模式:​​ 主业保障基本生活,业余时间(晚上和周末)用于产品开发、用户支持和营销。
  • ​可能使用的工具(推演):​
    • ​开发与部署:​​ 可能使用现代Web框架(如Next.js),部署在Vercel/Netlify等平台。数据库可能使用PostgreSQL或MongoDB。
    • ​营销与沟通:​​ Twitter/X(主阵地)、Discord或Slack(用户社区)、邮件营销工具(如Beehiiv)。
    • ​支付:​​ Stripe。
  • ​时间成本:​
    • ​从构思到预售:​​ 可能花费1-2个月进行市场验证和预售。
    • ​从开发到上线:​​ 再花费2-4个月开发MVP并正式发布。
    • ​总体来看:​​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半年到一年内完成从0到1的项目。
  • ​流量来源与转化模式:​
    • ​流量来源(核心):​
      1. ​精准社区渗透:​​ 直接到Threads创作者聚集的社区(如Discord群组、Twitter话题下)去接触潜在用户。
      2. ​内容分享:​​ 分享关于Threads运营的干货、数据洞察,吸引关注。
      3. ​口碑推荐:​​ 早期用户满意后的自发推荐。
    • ​转化模式:​
      • ​预售验证:​​ 在产品开发前,通过等待名单和直接沟通,向最需要的人预售产品,实现“未产先销”。
      • ​产品自驱:​​ 工具本身能带来价值,用户有持续使用的动力。

​第三部分:AARRR模型运营深度调研报告(基于公开信息与行业惯例的推演)​​​​平台整体调研结论(推演)​

  • ​业务形态:​​ 针对特定平台(Threads)的垂直SaaS工具。
  • ​月活跃用户规模(推演):​​ 作为新兴平台的工具,用户基数不会太大。付费用户数可能在​​100-300人​​量级。
  • ​客单价情况(推演):​​ 针对创作者个人或小团队,​​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​​可能在​​10-20美元​​之间。
  • ​营收规模:​​ ​​2000美元/月​​。
  • ​毛利情况:​​ SaaS毛利高,但需考虑API调用成本,毛利率预计​​70%-85%​​。
  • ​获客主要渠道:​​ ​​直接社区互动​​(占比最高)、​​内容营销​​、​​口碑推荐​​。
  • ​平均获客成本(CAC):​​ ​​极低​​。主要成本是创始人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时间成本。
  • ​重要发展阶段:​
    • ​构思与验证(2024年初):​​ 基于自身痛点,发现市场机会。
    • ​预售:​​ 通过等待名单进行预售,获得初始资金和验证。
    • ​MVP开发与上线:​​ 构建核心功能并发布。
    • ​全职工作+副业模式:​​ 接受PM工作,稳定现金流,项目进入平稳增长期。

​1. 获客:如何让用户找来?(核心策略:直接对话+社区渗透)​

  • ​渠道与策略:​
    • ​建立等待名单:​​ 在产品开发前,先建立一个简单的登陆页面收集邮箱,培养初始用户池。
    • ​“手动”销售:​​ 主动在相关的在线社区、论坛或社交媒体上寻找目标用户,直接私信或留言介绍产品,邀请试用或参与预售。
    • ​提供早期价值:​​ 即使产品未完成,也可以通过分享见解、提供免费咨询等方式建立信任。
  • ​成本:​​ 几乎是创始人的时间成本,无需广告预算。

​2. 激活:如何让用户快速上手?​

  • ​策略:​
    • ​极简 onboarding:​​ 注册后,通过简单的几步引导,让用户快速连接到自己的Threads账号并看到初步数据。
    • ​设置“啊哈时刻”:​​ 让用户在使用后短时间内就能发现一个对他有明确价值的功能(例如,快速找出互动率最高的帖子)。
  • ​成本:​​ 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时间投入。

​3. 留存: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?​

  • ​策略:​
    • ​持续提供洞察:​​ 定期通过邮件或产品内通知,向用户推送其账号的个性化数据报告和优化建议。
    • ​紧密的用户反馈循环:​​ 与早期用户保持密切沟通,快速响应他们的需求和建议,让他们有参与感。
  • ​成本:​​ 客户支持和产品迭代的时间成本。

​4. 转化与复购:如何让用户付费并续费?​

  • ​策略:​
    • ​预售锁定:​​ 最成功的策略。在开发前以优惠价吸引最早期的支持者付费,他们也是最有粘性的用户。
    • ​免费增值模式:​​ 可能提供基础功能免费,高级分析或自动化功能收费的模式。
  • ​转化数据(推演):​​ 从等待名单到付费的转化率在早期可能会很高(>10%),因为这批用户需求最迫切。

​5. 裂变传播:如何让用户推荐用户?​

  • ​策略:​
    • ​ affiliate计划:​​ 设置推荐奖励,鼓励用户分享。
    • ​分享功能:​​ 允许用户将他们的内容分析报告一键分享到社交媒体,带来自然曝光。
  • ​成本:​​ affiliate计划的佣金支出。

​第四部分:具体的运营执行指南(普通人可复制的“副业+”框架)​​如果你想模仿Mattia的“副业+”模式,可以遵循以下步骤:

  1. ​第一步:发现痛点与微验证(2-4周)​
    • ​从身边找问题:​​ 在你经常使用的平台、软件或工作流程中,寻找让你感到不爽、低效的“痛点”。就像Mattia发现Threads分析难一样。
    • ​快速微验证:​​ 不要直接开发。去相关的社群、论坛发个帖子问:“大家有没有遇到XX问题?如果有个小工具能解决,你们愿意付费吗?”观察反馈。
  2. ​第二步:预售!预售!预售!(2-3周)​
    • ​打造一个“即将到来”的页面:​​ 用Carrd、Softr等无代码工具快速做一个精美的页面,解释你的产品将解决什么问题,并收集等待名单。
    • ​主动出击:​​ 将你的页面分享到第一步中验证过的社群,并主动私信那些抱怨过该痛点的用户,邀请他们成为早期测试用户,并提供预售折扣。
  3. ​第三步:极简MVP开发(2-3个月)​
    • ​绝对核心功能:​​ 只开发那个解决最核心痛点的功能。忽略所有“锦上添花”的东西。
    • ​利用业余时间:​​ 每晚或每周固定时间投入开发,保持可持续的节奏,避免 burnout。
  4. ​第四步:持续沟通与迭代(长期)​
    • ​把早期用户当“合伙人”:​​ 定期与他们沟通,汇报进度,征求反馈。
    • ​保持主业:​​ 除非副业收入稳定超过主业且前景明朗,否则不要轻易辞职。让主业成为你副业的“风险投资”。

​第五部分:给普通人的启示与切入建议​​​​核心启示:​

  • ​“副业+”模式优于“破釜沉舟”:​​ 经济压力是创意的杀手。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兜底,你才能更专注、更从容地打造产品,做出更理性的决策。
  • ​验证先行,代码后行:​​ 在写第一行代码之前,尽一切可能去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有人愿意付钱。预售是最强的验证。
  • ​解决自己的问题:​​ 你最能理解的需求,就是你自己的需求。从自身痛点出发,项目更容易坚持,也更容易找到真实用户。

​普通人切入赚钱的路径:​

  1. ​平台工具型:​​ 关注新兴平台(如最近的AI应用、社交平台),为其用户开发官方生态中尚不完善的小工具(分析、管理、自动化)。
  2. ​工作流效率型:​​ 将你工作中重复、繁琐的步骤自动化,并将其产品化,卖给有同样需求的同行。
  3. ​信息差服务型:​​ 将某个领域的复杂信息,通过工具或服务的形式,简化、清晰地提供给需要的人。

​结语​​Mattia的故事最可贵之处在于它的​​真实性和可操作性​​。它告诉我们,成功的创业不一定要轰轰烈烈,它可以始于一个安静的决定:利用业余时间,解决一个真实的小问题,并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找到第一批用户。这种路径风险低、压力小、可持续性强。它允许你慢慢积累,逐步成长。对于绝大多数有本职工作的普通人来说,这条“副业+”的道路,或许才是通往财务独立和事业自主的康庄大道。现在,你需要思考的是:在你的工作或爱好中,哪个小小的痛点,有潜力被你做成一个每月带来几千元收入的“BlackTwist”?

进副业群 | 生活优惠 | 黑名单说明 | 举报投诉 |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